人民網>>體育>>滾動

中國小將留洋:語言是關口 青少年教練問題需解決

宋翃

2014年12月08日09:22    來源:北京晨報    手機看新聞
原標題:中國小將留洋:語言是關口 青少年教練問題需解決

  在中國國青隊伍中出現了海外留洋球員的身影,23人大名單中有13名球員來自歐洲、南美等職業俱樂部的青少年梯隊及預備隊,他們的表現吸引了很多人的關注。如今,也有一些孩子以個體形式單獨到海外踢球,對於這種更為個人化的方式,北京晨報記者越洋採訪了歐洲多位資深足球專家,他們也給出了各自看法。

  觀點

  是否支持個人留洋?

  留洋對於中國足球來說無疑是明智的,不過以個人的方式留洋踢球,將會遇到很多個人並不容易解決的問題,專家們大多並不贊同這種形式。

  克勞琛(德國足壇名宿):我並不支持中國青少年一個人到歐洲來踢球。當然,到足球先進國家踢球,感受更職業的足球文化、吸取營養,肯定是好的,對於孩子來說也是非常有益處的。但是青少年培養是一個長久系統的工程,一個人到海外踢球要面臨太多問題,所以我並不贊成這種形式。

  迪克(荷蘭電訊報資深主編):一個孩子留洋學習足球是一件非常需要勇氣的事情,當然從個人角度來說,有這樣的想法和行動還是要鼓勵的。但這需要很多其他的保障,而並非簡單地把一個孩子扔到國外。需要在衣食住行以及學習、情感、心理等很多方面都有指導,保証孩子能健康成長。這是一個需要很大決心的選擇,但在更好的環境裡,還是會對成長有積極影響的。

  吉納羅(米蘭體育報資深記者):為什麼要一個人小小年紀就跑到國外去呢?一個國家足球的未來,不能寄托在這樣的形式上。對於個人來說,這也是需要非常慎重思考再做出的決定。因為這意味著很多的犧牲,需要多方面條件都很成熟,我個人並不支持這種形式。

  討論

  個人留洋利弊在哪兒?

  個人留洋前期需要細致考察,對於孩子以及孩子家庭能力要求非常高。在去到海外后,需要青少年很強的適應能力、語言能力、學習能力,要想普遍展開有一定難度,一旦成材則會非常出色。

  克勞琛:首先,留洋的孩子年齡都不大,孩子不僅需要踢球,更需要正規的教育,這樣能保証他們將來即便不做球員,也能成為一個積極善良有能力的人。這需要前期多方考察,以個人的能力很難保証做出最好選擇。此外,孩子來到歐洲等足球發達國家,一時間要學習的東西非常多,語言就是很大的關口。很多孩子到陌生環境,不知道如何表達如何交流,難以迅速融入,容易在心理上出現各種問題。當他們進入一個全新的文化體系時,需要系統地指導如何融入,一個孩子個人並不具備這樣的能力。最后,當孩子一個人選擇到海外訓練時,能否聯系到好的俱樂部,能不能真正在足球技術上有所提升,能不能真的領悟這個國家的足球精髓,是非常大的問題。他們中很多人甚至很難真正打上比賽,從而獲得實質性的提高。要想確保足球訓練質量,這也是靠一個人的能力很難辦到的。一個人到海外踢球,當然如果自己有強烈意願是可以的,但是想以此提高、改善一個國家的足球水平,這樣的方式並不現實,也並非長久之計。

  迪克:青少年球員以個人形式到海外踢球具有更大的靈活性,成功球員具有更強的個人能力——他們在俱樂部隊伍中,更方便和其他隊友溝通,能夠更為直接完整地融入當地文化,學習到更多東西,而不僅僅是禁錮在一個中國人的小團體中。這無疑是非常考驗人的方式,能夠出類拔萃,在歐洲或者南美高水平俱樂部嶄露頭角,意味著他們不僅有著很強的足球技術,在適應能力和心理調適方面也非常出色。

  吉納羅:一個人留洋海外,將自己處於“孤立無援”的境地,大多數孩子都會遇到很多問題,而這些問題將對他們的成長是一種相對消極的消耗。這個階段可以將孩子塑造成優秀的人,也更容易出現“問題少年”。以這樣巨大的風險來做這件事,並不那麼理性。即便以零散的個人形式出現,這並沒有什麼不妥,其實想要成功也是有很大的運氣因素。而如果以此為中國足球尋找希望的道路,顯得不那麼現實。

  解決

  何種方式值得推崇?

  青少年培養不能靠單一個體行為,中國足球想要長遠發展,青少年培養需要系統工程。

  吉納羅:我支持派遣青少年球員到發達國家踢球學習,不過我支持一整支球隊一起派出去的模式,整支球隊在一起,所有的壓力不會集中到一個人身上,出現問題后,大家可以一起解決。在國家的選擇上,我認為德國、西班牙、英格蘭等都是不錯的選擇,這些國家的青訓體系都非常完善。我還記得,當年中國有一支球隊,派了一整支球隊到巴西踢球,幾年之后他們回國,培養出了李瑋峰、李鐵、李金羽等等很多中國足球界響當當的球員,而中國足球也歷史性地第一次打進世界杯,這樣的舉措看上去就很有成果。另外,大家在一起踢球很多年,培養出了非常默契的感覺,對於日后的成長,甚至在國家隊中的配合都是很有幫助的。

  克勞琛:青少年的發展是絕對不能依靠個人留洋這種形式的,需要的是一個系統化的工程,在中國的環境下,甚至需要政府的介入。這是一個長期的過程,不是單獨一種方式就可以做成的,內在環境的培養和留洋的道路應該結合在一起。中國足球青少年發展,還要解決的一個重要問題就是青少年教練的問題。

  德國足協為青少年培養打造了完備的體系。孩子從六七歲開始接觸足球,這個階段就是培養孩子的興趣﹔十歲左右,德國開始有聯賽,有積分﹔如果孩子留洋,十四五歲是很好的選擇。德國有52個青訓學校,32個精英學校,3萬多個教練,大概3萬多個中心。文化課學習、生活和訓練,是留洋前必須要解決的三個大問題。這樣無論是選擇家庭個人形式,還是整隊出訪,都能有的放矢。

 

 

(責編:龔聰(實習生)、楊磊)


注冊/登錄
發言請遵守新聞跟帖服務協議   

使用其他賬號登錄: 新浪微博帳號登錄 QQ帳號登錄 人人帳號登錄 百度帳號登錄 豆瓣帳號登錄 天涯帳號登錄 淘寶帳號登錄 MSN帳號登錄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區登錄
用戶名: 立即注冊
密  碼: 找回密碼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