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练正在为女生修正举托盘的姿势。
传说中的咬筷子训练微笑。 宋峤 摄
咬筷子练笑容,两腿间夹A4纸练站姿……在上万名的亚青会赛会志愿者中,161名颁奖礼仪志愿者虽然数量不多,但对他们的要求却非常高。亚青会颁奖礼仪志愿者每天都有哪些训练内容?扬子晚报记者昨天前往位于溧水的培训基地一探究竟。【组图:亚青颁奖礼仪训练全过程】
实习生 王亦非 扬子晚报记者 薛玲
培训现场>>>
咬筷子“找”笑肌的位置
每天清晨5:30起床,晚上8:30结束训练,此次全封闭的军事化训练,将从7月12日持续至7月23日,颁奖礼仪志愿者们将接受仪态、队列、场馆模拟演练和综合演练等专业训练,为了保证体力,集训期间每天早晨还要进行晨练,晨练内容包括耐力跑、健身操、形体舞蹈等基本体能和体质提高训练。
说起礼仪志愿者的培训,不少人眼前都会闪现出咬筷子练笑容的场景。对于亚青颁奖礼仪志愿者来说,这同样是训练初期的一项必备内容。国家礼仪培训师李雁告诉扬子晚报记者,其实咬筷子练笑容并不仅仅是为了露出8颗牙的标准笑容,更重要的目的是在咬筷子的时候,志愿者们要去感受笑肌的合适位置,以确保没有筷子的辅助时,依然能展现出最美、最自然的笑容。
两腿并拢要能夹住A4纸
为了确保挺拔的站姿,志愿者们在训练时需要双腿完全并拢,并拢的程度以两腿间能夹住一张A4纸为标准。在亚青会现场服务时,颁奖礼仪志愿者不论是引导还是端着托盘,身体都不能出现晃动,在前期训练中志愿者们还要头上顶着书,去感知这种平稳的状态。李雁介绍说,现在的孩子电脑用得多,不少志愿者刚接受培训时,在形体上都有一些小缺点,比如含胸等。为了克服这些小缺点,前期也有针对性地开展了一些形体训练。
汗水顺着辫梢往下滴
微笑、站姿、引领手势,志愿者们很快进入托盘训练环节,平举放有两瓶矿泉水的托盘,这个看似简单的动作,对于颁奖礼仪志愿者们来说却是最难熬的一关。扬子晚报记者走到南京邮电大学单颖身后时,只见汗水顺着辫梢一滴一滴落在了她的脚后跟处。“我们在站立时,整个身体都是紧紧绷住的,虽然看起来没动,其实一直在用劲。”
扬子晚报记者在现场看到,有些志愿者在端托盘的时候双手甚至忍不住发抖。“刚开始的时候,托盘拿着拿着就要往下掉。”南京农业大学的李丹告诉扬子晚报记者,因为长时间保持一个动作,整条手臂都变得僵硬而紧张。李雁介绍说,虽然颁奖礼仪的培训不断重复,但这是一个重复且提高的过程,在不断的重复中,志愿者们将自然而然达到训练时的状态,达到亚青会颁奖礼仪的标准。
7月25日将“实战演练”
扬子晚报记者采访中了解到,此次封闭训练结束后,颁奖礼仪志愿者还将进入场馆,根据实地情况进行集中训练。7月25日,她们还将参加全仿真的“实战演练”。
志愿者故事>>>
“比学习更苦的活”
从7月12日封闭训练至今,每一个颁奖礼仪志愿者的身上都有各种各样小故事,扬子晚报记者在现场采访时发现,不少志愿者的老家都在外省市,为了亚青会,他们都放弃了暑假回老家与家人团聚的机会。南京农业大学的王颖来自陕西,“报名的时候没有说,直到入选了才告诉爸爸。”大一的暑假就没法回家,王颖的爸爸听了又失望又生气,“好不容易才把工作做通。”这些天的训练可把王颖累得够呛,可她在接受采访时却笑着打趣说,“终于找到了比学习更苦的活。”
“准空姐”把训练当实习
“我们这里还有‘准空姐’呢。”在亚青颁奖仪式工作团队一位工作人员的介绍下,扬子晚报记者见到了已被航空公司录用进入实习期的陈冬晴,为了能参加亚青会的志愿服务活动,原定8月19日开始的培训陈冬晴已申请推迟。在现场采访时,扬子晚报记者还见到了一批补录志愿者,来自南京财经大学的包利利就是其中的一位。“七八天的时间赶上了别人4个月的训练,特别不容易。”
她们来自南京19所高校
扬子晚报记者采访中了解到,参与培训的161名亚青会颁奖礼仪志愿者来自于南京19所高校,其中160人都是标准的“90后”。南京财经大学的解奔巍在7月13日训练时便出现了低血糖的症状,一度还上吐下泻,老师建议她回校休息几天,可她却说什么都不愿意离开。集训前就得了肠胃炎的薛霞,在治疗了一个疗程后便赶来参加集训,“没有特别情况,我们绝不离开训练场。”
相关新闻>>>
亚青公交专线
后天安装候车棚
7月22日,由南京公交场站有限公司设计制造的首批亚青公交专线候车棚,将在浦口的亚青村率先亮相。预计8月5日,南京将有近120座这样的候车棚,与广大市民见面。这款可拆卸临时候车棚为钢结构框架式设计,长3.5米,宽2米,檐口高2.15米,总高2.55米。所有钢件表面采用喷塑处理,顶棚用喷绘灯布制作,印有亚青LOGO图案。据悉,在亚青会期间,南京公交将开通11条亚青公交专线,往返于运动员入住酒店和各比赛场馆。 放杰 张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