積極調整狀態 保持昂揚斗志(走向冬奧)

——積極應對冬奧備戰新形勢(下)

本報記者  劉碩陽  季  芳

2020年08月14日08:08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核心閱讀

  根據2022年北京冬奧會的備戰計劃,中國冰雪各運動隊本應在2020年步入“精兵”階段,然而在國際賽歷大多尚未確定的情況下,各隊也在不斷調整。短暫休整后,各隊將通過強化專項訓練、實地訓練等措施進一步提升運動員的實戰能力。雖然“精兵”的時間表略有推遲,但各支隊伍並未停下前進的步伐。

  

  8月13日,自由式滑雪空中技巧國家隊體能教練牛雪鬆又返回了河北秦皇島訓練基地。12天前,隊員們在這裡結束封閉集訓,得到了短暫的休整。此次返回,隊伍將在基地中繼續備戰,等待雪季的到來。

  根據2022北京冬奧會“擴面、固點、精兵、沖刺”的備戰計劃,進入2020年,冬奧備戰本應已步入“精兵”階段。然而,形勢的不斷變化考驗著隊伍的應變能力,在國際賽歷大多尚未確定的情況下,中國冰雪各運動隊也在不斷調整。

  心理狀態

  據鋼架雪車國家隊領隊孫帆介紹,從2019年4月25日隊伍集中到2020年7月30日宣布調整,除了周六日的常規休息,全隊沒有放過一天假,時間幾乎被比賽和訓練填滿。

  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2019—2020賽季的冬季項目國際賽事大多在今年二三月就告一段落。不少在外參賽的隊伍回國后直接轉入封閉集訓,因此,不少隊員很久沒有回家了。據牛雪鬆介紹,自由式滑雪空中技巧隊的集中時間與鋼架雪車隊大體相同,“我們從去年4月開始集結,到現在是第一次調整。”牛雪鬆說,“絕大多數隊員已經有七八個月沒有回家,平時大都通過視頻與家人聯系。”

  在今年2月27日至3月1日在德國阿爾滕伯格舉行的國際雪聯雪車和鋼架雪車世錦賽上,中國鋼架雪車隊的閆文港和林回央分別獲得第十一名和第十三名,分別創造了中國隊選手在男子、女子項目中的最好成績。而在2019年舉行的國際雪聯高山滑雪積分賽和遠東杯比賽中,多名高山滑雪國家二隊隊員取得個人最佳成績,實現了自我突破。

  隊伍如何保持高昂的斗志?“大家還是比較清楚自己面對的是什麼,現在訓練是為了什麼,目的性很明確,因此斗志也比較高昂,總體效果還不錯。”孫帆表示,“我們也很關注運動員的思想狀態、心理狀態,從而積極引導疏導。”而據國家體育總局冬季運動管理中心副主任孫遠富介紹,從今年8月起,各項目隊伍將陸續進入短暫的調整階段,幫助隊員以更加飽滿的狀態投入到下一階段的訓練。

  專項訓練

  訓練成果終究需要通過比賽來檢驗,找出不足,繼續補強。然而自今年3月起,2019—2020賽季冬季項目的國際賽事陸續停擺,新賽季的國際賽歷安排至今還未確定。高水平的國際賽事短缺,給中國冰雪健兒備戰北京冬奧會提出了難題。

  其中,影響最大的便是通過國際賽事獲得積分,進而爭取冬奧會參賽資格。“原本在今年7月1日之后,所有賽事都會納入冬奧會的資格體系。”孫遠富分析,該資格體系在現有情況下肯定要發生變化,但如何改變目前尚未有明確的、成形的意見,各國際組織也在根據整體情況進行評估。

  在高山滑雪國家隊領隊高學東看來,國際賽事短缺造成的參賽場次不足,對運動員參賽能力的培養有一定影響。“以目前我們運動員的水平來說,他們需要的不單單是訓練,更需要通過比賽來增加處理不同雪質的經驗、提高賽中技術穩定性與心理適應能力。”

  “針對國際賽事的不確定性,鋼架雪車隊進行了兩手准備。”孫帆介紹,目前看來,新賽季國際賽事無法照常舉行的可能性比較大,“一旦賽事受到影響,我們將依托國內的場地進行訓練。今年年底北京延慶的賽道也建成了,我們屆時去賽道訓練,強化專項訓練,在實戰中提升水平。”

  選拔標准

  根據備戰計劃,2020年應當是“精兵”之年,在前期基礎上,選拔出相應人才,准備進行針對性的最后沖刺。不過,孫遠富表示,就目前情況而言,“精兵”的時間表可能略有推遲。

  孫遠富表示,根據設想,最理想的情況是通過高水平的國際賽事來完成各項目人才的選拔。“目前遇到的最大難題是如何選拔,我們原先計劃按照賽事比拼的表現來選拔運動員,今年9月組建正式的國家隊。”孫遠富說,“原本第十四屆全國冬運會,以及國內的一些冠軍賽和一些國際積分賽都是我們選拔參考的依據。現在情況發生變化,選拔受到影響,因此我們下一步要調整選拔辦法標准。”

  雖然“精兵”的時間表略有推遲,各項目的隊伍並未停下前進的步伐。和鋼架雪車國家隊類似,高山滑雪國家隊也計劃於明年1月至2月前往延慶熟悉雪道和雪質。

  自由式滑雪空中技巧國家隊也打算在今年冬天便去適應冬奧會的場地,“預計在今年11月初隊伍將進入雪上訓練階段,目前訓練地點尚未確定。”牛雪鬆說,“如果能早一天在冬奧會場地進行實地訓練,優勢就會多一分。”


  《 人民日報 》( 2020年08月14日 14 版)

(責編:郝帥、胡雪蓉)

關於我們

  • 人民體育微博
  • 微信公眾號
  • 客戶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