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應變,練就打硬仗的隊伍

——積極統籌奧運延期與體育改革這盤棋(中)

本報記者  季  芳  劉碩陽

2020年07月16日08:27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核心閱讀

  面對東京奧運會延期,各支國家隊在備戰工作中眼光放遠,在人才儲備、科學訓練、資源調配等方面統籌規劃、協同作戰。面對未來的不確定性,奧運備戰要在變局面前准確識變、科學應變、主動求變,做到趨利避害,化危為機。

  

  自東京奧運會延期的消息確定,各支國家隊的備戰就呈現出很多“第一次”:中國舉重隊、中國跳水隊通過網絡直播舉辦“雲比賽”,檢驗訓練成果﹔中國射擊隊邀請地方隊50余名年輕選手參加東京奧運會模擬賽,提前啟動下一奧運周期的人才選拔……變局面前,奧運備戰及時調整,在“剎車”與“再起跑”中重蓄動能。

  “東京奧運會備戰周期改成‘4+1’,意味著2024年巴黎奧運會備戰周期將變為‘4-1’。”國家體育總局競技體育司司長劉國永表示,東京奧運會延期將產生一系列連鎖反應,其影響不僅僅體現在訓練場上。未來幾年,諸多未知因素的疊加,或將對傳統競技備戰模式提出新的挑戰,如何科學應對成為擺在中國體育面前的一道嚴峻考題。

  應對賽事扎堆,提早統籌布局

  東京奧運會延期至2021年7月舉辦,導致全球賽歷被改寫,固守多年的奧運備戰周期突然改變。從東京到巴黎,“三年打兩屆奧運會”的節奏,是運動員從未面臨的情況。另外,陝西全運會、成都大運會、杭州亞運會等重大賽事在這期間舉行,也將給協調組織工作帶來一系列考驗。

  競技體育資源配置和組織保障等方面的相應調整,成為應對東京奧運會延期的第一要務。“我國疫情防控形勢持續向好、復工復產穩步推進的大環境,舉國體制下更為有效整合全國體育以及其他行業的競技資源能力,全國一盤棋的備戰布局,是我們最大的優勢。”劉國永說。

  兩個奧運周期出現“重合”,使得備戰工作的眼光要放遠,在人才儲備、科學訓練、資源調配等方面統籌規劃、協同作戰。目前,多支國家隊已經開始提早布局。中國賽艇隊舉行了線上測試選拔賽,為東京奧運會、杭州亞運會、巴黎奧運會“一攬子”統籌人才梯隊成長。100多名選手在全國多地同時參加體能測試,成績優秀者有望通過試訓進入國家集訓隊,成為備戰生力軍。

  中國射箭隊剛剛結束了東京奧運會模擬賽,在領隊肖昊鵬看來,未來幾年大賽接踵而至,人才儲備工作越早啟動越有利。“現在隊中70%是比較年輕的運動員。從模擬賽來看,年輕選手在比賽經驗和競賽能力上還有所欠缺,下半年我們會多舉行一些高水平對抗賽、挑戰賽,給年輕運動員更多機會,進行觀察和培養。”肖昊鵬認為,東京奧運會延期,讓年輕運動員可以有更多時間打基礎,提升綜合能力。

  東京奧運周期,我國奧運備戰強化了整體設計,完善了包括訓練、比賽、科研、反興奮劑、運動隊黨建、服務保障、媒體服務在內的系統備戰組織框架,各省區市、有關單位、社會力量參與奧運備戰的面之廣和人數之多是前所未有的。這些“先手棋”為應對奧運延期打下了堅實基礎。

  “奧運延期就像突然踩了一腳剎車,然后又要重新起跑。這是所有奧運選手共同面對的情況,但每個人面臨的挑戰都不一樣。”中國乒乓球協會主席劉國梁認為,以積極的心態看,3年可以參加兩次奧運會,也是一個難得的機會,年輕選手需要迅速成長、保持樂觀自信,才是真正的強大。

  科技助力訓練,補上體能短板

  海外疫情尚未出現根本好轉,國際賽事何時重啟依然是未知數。面對未來的不確定性,如何做到防疫和備戰兩不誤?劉國永表示,變局面前要准確識變、科學應變、主動求變,做到趨利避害,化危為機。

  絕大多數奧運參賽選手基本按照“調整—啟動—興奮—高峰”的訓練模式進行備戰。以往,我國運動員在奧運會結束后就轉入次年全運會的准備訓練,會經歷兩次“高峰期”。東京奧運會延期打亂了原有的備戰節奏,重新調整運動員競技高峰成為關鍵。

  “科研和醫療保障團隊目前已經在各支國家隊全面鋪開,從以前的‘游擊隊’變為‘正規軍’,這是東京奧運周期備戰最明顯的變化之一。”國家體育總局體育科學研究所研究員陳小平表示,科學訓練理念達成共識、科醫保障工作進一步優化,將成為降低東京奧運會延期影響的利器。很多創新的訓練方法和舉措也將會延續下來。

  據了解,中國田徑隊已經構建覆蓋運動營養、機能監測、傷病防治、體能訓練與評估等12項領域的科研團隊,將“體科醫”儀器設備重新分配,重點保障重點訓練基地、重點隊組和重點運動員。“田徑項目將以變應變,緊緊圍繞如何提升實力這條主線,堅定不移走科技助力、科學備戰的路子。”中國田徑隊負責人說。

  東京奧運會確定延期后,我國奧運備戰工作狀態和系統備戰的時間隨之調整,彌補體能短板和技戰術針對性訓練的空間也相對增大。很多國家隊都加大了基礎體能訓練的比重。“以前更多關注專項訓練,把比賽拆成分解動作,讓運動員不停地練,容易造成運動損傷。”陳小平認為,體能訓練是個水漲船高的過程,強化基礎體能有助於突破專項成績的“天花板”。同時,要在專項體能和基礎體能訓練之間找到平衡點,需要對訓練理念、規律有更精深的認識和把握,以科學態度設計、實踐每一堂訓練課。

  疫情的持續發酵,讓一些訓練方式、訓練手段暫時無法實現。面對困難,各隊積極探索新路:國際賽事“停擺”,就辦起線上對抗賽、隊內選拔賽,隊伍之間大比武﹔“請進來,走出去”暫時取消,就建立與外教的視頻溝通機制﹔去不了海外訓練,就依托國內訓練基地因地制宜……“從3月至今,全隊沒有因為疫情停訓一天,各方面都有充分保障,做到了周周有測試、月月有比賽。”中國帆船帆板運動協會主席張小冬說。

  改革貫穿備戰,協會走上一線

  按照國家體育總局整體部署,今年,各單項體育協會要完成實體化改革。東京奧運會延期使得奧運備戰與協會改革在時間上有所交錯,但由單項協會承擔更多項目發展工作已是大勢所趨。

  “體育改革思路已經貫穿到東京奧運周期的備戰當中。”劉國永表示,以改革強備戰,以備戰促改革,支持專業人干專業事,成為這個周期的新特點。“我們採取了扁平化的管理模式,有的項目將由單項協會直接在第一線參與、指揮備戰。”

  作為中國競技體育的優勢項目,乒乓球在國內擁有雄厚的群眾基礎。2018年劉國梁擔任中國乒乓球協會主席,不斷推出改革舉措,讓國家隊建設從“更基層”處發力:國家隊“年齡下沉”方案已提上日程,人才選拔向更廣范圍覆蓋﹔建立教練和運動員雙向選擇機制,實現資源優化配置﹔未來還將在省區市專業隊和國家隊之間做更有效的銜接。

  在關鍵之道體育咨詢有限公司首席執行官張慶看來,強化專業力量是協會辦好國家隊的有力支撐,除了具體抓訓練,搭建國家隊的保障和科研體系平台同樣重要。“從協會角度看,要搭建運動項目的研究和交流平台,匯聚該領域國內國際的頂級資源,進行更多專業性交流,讓國家隊建設可以緊跟世界潮流。”

  體育改革正處在關鍵期,體育發展的動能正在從原來單一的體育系統內部支撐向協會化、社會化、市場化轉型。首都體育學院教授鐘秉樞認為,協會改革的推進需要過程,在啟動階段會出現一些“脫鉤不完全、制度不健全”的現象。“東京奧運會延期一年,為各項改革更好落地、生效爭取了更多時間。”鐘秉樞建議,“充分利用好這一年,抓緊研究政策,進行頂層設計,加強制度建設,做好各項預判,彌補結構缺陷,為競技體育未來發展注入新的活力,這是和備戰奧運並行不悖、相互促進的工作。”


  《 人民日報 》( 2020年07月16日 15 版)

(責編:胡雪蓉、張帆)

關於我們

  • 人民體育微博
  • 微信公眾號
  • 客戶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