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房子
簡介:又稱跳方陣、跳格子。東北三省、內蒙古赤峰地區均叫做飛機格。香港稱為跳飛機。跳房子時因為是用一條腿支撐跳動,故青海等地俗稱“瘸房房”。
跳房子是一種世界性的兒童游戲,據說羅馬時代遺留下來的鑲嵌地面上就曾經發現類似跳房子的圖案。這是耙耙麻麻們當年最愛玩的戶外游戲之一,尤其以女孩子最愛玩。隻要在家門口的空地,或是沒車的路旁,找顆小石頭,就能畫個房子,玩上半天了。
孩子們用一隻沙包(或者一塊瓦片)作為游戲的輔助物,先把沙包扔到指定的地點,然后蹦蹦跳跳、飛檐走壁、穿房越脊,把沙包拾回來便大功告成。有時一邊玩她們還一邊唱:“正月十五黑咕隆咚,樹枝不動刮大風,刮得面包吃牛奶,刮得火車上天空……”
材料及制作:在開闊地上用粉筆或磚塊畫上格子即可,有正方形、長方形,也有長方形與半圓形相結合的,還有演變成飛機形狀的。
玩法及規則:人數不限,形式有兩人輪換跳、幾個人輪流跳、多人分成兩組輪換跳等。
![]() | ![]() |
延伸閱讀:
(責編:楊磊、張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