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體育>>2018年俄羅斯世界杯

專訪劉建宏:“世界杯給我多元化、快樂性、成長性”

2018年07月13日08:46 | 來源:人民網-體育頻道
小字號

人民網北京7月12日電(記者 浦奕安)在南美足球強國紛紛出局,歐洲“老黑馬”異軍突起的不規則交響曲中,2018年世界杯接近尾聲。本屆世界杯,各類新媒體、融媒體節目橫空出世,以摧枯拉朽之勢橫掃各大視頻網站,手機客戶端。在騰訊、愛奇藝、優酷、咪咕體育、新浪微博頭條等處,你幾乎都可以看到一位前體育“國嘴”的身影,看到他穿著與央視時期截然不同的“潮范兒”,與小鮮肉小仙女們搭檔談球,也絲毫沒有違和感。

從凌晨四點結束比賽,到早上八點就要端端正正化好妝坐在《宏觀世界波》的演播室裡,隔兩天就得去另一演播室錄《新三味聊齋》,還有不少直播節目……世界杯期間,劉建宏已忙得沒空接受任何採訪,以下內容來自微信碎片化瞬間集成。

劉建宏

人民網:請您用三個詞概括世界杯?

劉:第一個詞是多元化。世界杯是世界各民族文化最多元的一種匯聚形式,服裝、藝術、音樂、潮流,甚至我們生活裡的各類大小元素等,這些內容都會在世界杯裡得到一個體現,我想這是世界杯一個很大的特點。

第二個詞我會選擇快樂性。我認為世界杯其實本質上還是給人類制造了一種快樂,盡管每屆世界杯32支球隊參賽后有31支都是哭著回家的,因為畢竟隻有一支球隊可以奪冠。但是你仔細想一想,其實無論是當時的悲傷,還是當時的快樂、當時的平靜、當時的惆悵,最終都會化成你生命裡最難以忘懷的一份幸福感。你會覺得那年世界杯我竟然會是在那樣一種狀態下度過的! 從生命意義上來說,它不同,它是能帶來高度愉悅的一種感受,這也是米盧當年提出“快樂足球”的一個很重要的哲學思考。然而我們太世俗化地把快樂足球變成了一種贏球了就快樂的理論,輸了就不快樂,NO!中國足球“折磨”了我這麼多年,在中國足球上我不能說我快樂,但我必須承認在它身上我寄托了更多的情感、覺得它跟別人不一樣,我就是更願意去關注它、更願意去為它付出。所以任何在世界杯裡快樂的理由我們都應該更深刻地去理解。

第三個詞對我來說,我認為是成長性。1978年我10歲,懵懵懂懂的,對世界杯是什麼幾乎沒有印象,大概也不過就只是在電視上看了一眼﹔但1982年就不一樣了,那時正值青春期,青春期的足球就是印象深刻!那麼不容易被忘記﹔到了1986年高考,世界杯就是心心念念卻無法顧及的匆忙﹔ 1994年是工作之后的第一屆世界杯,到了1998年,完蛋了,世界杯和足球竟已經成為我的工作了! 每屆世界杯都會讓你記住那一年你干了什麼?經歷了什麼?感悟了什麼?到今年2018世界杯的時候,我猛然發現我已經50歲、到了知命之年。世界杯是特殊的生命年輪,和我的生命緊密相合,它始終包裹著我強烈的個人價值觀和情感訴求頑強生長。

人民網:中國隊雖然總是進不了世界杯決賽,但折射出的民族心性似乎還有點兒意思?

劉建宏:因為中國足球不行,大家都能夠看到,這也沒有什麼好回避的。因為中國隊也沒參賽,我說他沒有意義。但是你說最讓我魂牽夢縈的球隊一定是中國,雖然大家都知道我支持德國隊,但是德國隊跟中國隊對壘的時候,我沒有一條理由,或者我們有半條理由去支持德國隊,但是我有一萬條理由去支持中國隊。其實就這麼簡單。

無論是發展足球還是發展體育,首先這個民族社會得富足、得有閑暇時間。中國是一個農業文明佔絕對主導的國家,我們並不是一個體育民族。當然很多人會質疑說我們早已經工業化了,全球經濟體量第二——那是因為他們不懂歷史,和中國經歷了近百萬年的農耕文明相比,這幾十年的工業化太微不足道了。所以我說核心的原因是在於我們的精神內核,中國人不喜歡運動,不喜歡體育,這是骨子裡的,這是歷史自然延續的問題。

但是今天的中國社會有沒有變化?有。人民的物質水平在提高,尤其在城市生活的人們越來越注重生活的品質感,所以最直觀的我們看到有越來越多的人在開始跑步了、健身了、踢球了。

然而盡管如此目前依舊無法談論中國足球。因為在農耕文明裡,我們所尊崇的規則與足球都是對立的。比如農耕文明更講究自給自足,而足球要求我們通力協作、團隊配合﹔第二,在足球裡裁判就是法律的代表,這個規則是恆定的,足球百年來都能保持為全球最受歡迎的項目之一,與它規則的嚴謹、執行的嚴格密不可分。但我們都了解農耕社會的特點,對法律並不在意,而是更習慣於依靠經驗和個人想法去解決問題。

第三點就是競爭。農耕文明的特點是習慣於固守在自己的土地上,隻要老婆孩子熱炕頭、能過好自己的日子就滿足了。所以你能看到其實我們總是處在一種很被動的、那種隻想要保住自己的狀態裡,很長一段時間裡也就造成了我們民族缺乏競爭性、被侵略、被時代踩在腳下。

劉建宏

人民網:提一個可能“找打”的問題,您覺得中國足球的希望在哪兒?

劉建宏:魯迅當年棄醫學文是因為他認為文字能夠療治中國人的精神,其實足球也是這樣的,我們希望這個民族更有活力、更有競爭力,而足球可以增強我們的競爭力、樹立我們的法律意識、凝聚我們的團隊精神。這就是為什麼我一直都在說用足球去改造中國,用體育去改造中國——這一定是一件具有重大意義並且可以實行的事情!

我們現在總說人類命運共同體,這是一個很好的命題,說明中國人已經做好了全球化的准備,而在全球化的過程當中,我認為體育和足球在某種程度上其實是最好的全球化方式。讓我們的孩子更健康,更強壯,更有競爭精神,更有協作精神,然后還具備極強的規則意識,這個民族不可能不強大。

我們遵照著現在這樣的方向軌跡:這是一種融合、一種溝通、一種共同提高、一種共同體的概念,我覺得中國足球就一定應該是有希望的。 

(責編:張帆、胡雪蓉)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