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体育>>2017第十三届全运会

群众羽毛球开赛 主办方感叹选手对羽毛球的挚爱

侯沐伟
2017年09月02日08:03 | 来源:北方网
小字号

多年以后,当孙钢回顾起自己从事体育工作的一生,一定会想起2017年勤勤运动公园中数百名业余羽毛球高手球来球往的那个夏天。

8月30日至9月3日,全运会群众比赛羽毛球决赛在天津市勤勤运动公园羽毛球馆举行。一共有201名运动员进入到了群众羽毛球项目的决赛,比赛按照年龄分为三个组,A组35岁以下,B组35-50岁,C组50岁以上。A组和B组设立男单、男双、女单、女双和混双五个项目,C组设立男双、女双和混双三个项目,全运会群众比赛羽毛球项目将产生13枚金牌。

勤勤运动公园总经理助理、第十三届全运会群众比赛羽毛球比赛场馆处副处长孙钢接受了“津云”—前沿新闻记者的采访,详细讲述了群众羽毛球项目的办赛过程,以及自己在筹备过程中的心得体会。

本届群众羽毛球比赛,无论从硬件保障和赛场服务上,都是此前的业余比赛所不能比肩的。 “本次比赛在国家体育总局乒羽中心的领导下组织和进行,现场裁判员和司线员都是国家级以上,每场比赛按照‘一配六’来配备裁判,即4名司线员,1名主裁判,1名发球裁判,这种配置在业余羽毛球比赛中可以说非常罕见的,甚至可以说完全达到了国际级比赛的标准。”孙钢介绍道,“再如世界冠军龚瑞娜,以世界冠军的身份担任了湖南群众羽毛球队的教练,而且在比赛中真的在场边给队员们详加指导。有一次我问她,觉得这里的比赛怎么样。龚瑞娜说,和当年做专业运动员时参加的比赛氛围不同,但紧张和激烈程度是别无二致。”

此外,在现场硬件保障上,比赛场地勤勤运动公园方面也做了大量工作。孙钢介绍道:“严格来说,我们这里是一个社区型场馆,而非专业比赛场馆,从办赛经验、现场硬件设施等方面都有局限之处。但组委会最终选择了这里,体现了全运会群众比赛贴近人民生活的一个特点。为了筹办这次比赛,我们场馆方也做了很多提升和改造。我们牺牲了一个月的营业时间做了改造,包括临时搭建了观众看台,升级场馆灯光,为候场的运动员购置了瑜伽垫进行拉伸等。中午的休息时间,大屏幕会反复放映当天比赛的精彩瞬间,还为上下午都有比赛的选手提供了午休区。场地的地胶、用球也全部都是国际级比赛的标准。此外,我们引进了一套现场计分系统,向现场球员、裁判和观众显示实时比分,这种配置也是国家级甚至国际级专业比赛中才会用到的。这套积分系统能够较为全面地记录每一分的得失分轨迹,方便运动员在赛后复盘,了解比赛的关键点在哪里,从数据分析中让自己更加了解每一场比赛的得失,从而更有针对性地提高水平。”

孙钢说道:“许多业余高手们来到现场,都对现场条件赞不绝口,说自己打了这么多业余比赛,还从未享受过如此高规格的赛事服务标准,选手们觉得主办方在吃住行以及比赛中全都服务得非常到位。虽然场馆方面付出了一定的花费,但能够让参赛选手感受到这不是一个社区型场馆,而是真的有专业比赛的感觉,我非常满意。这种投入在全运会结束后也能形成一种‘全运红利’,让周边更多的市民享受到更优越的运动条件。此外,天津市推出的‘体育惠民卡’,也是鼓励市民健身的一个好事,我觉得这些正是‘全运惠民’的真正难能可贵之处。”

在比赛中,有很多感人的故事也在激励着人们。对此,孙钢也深有感触:“贵州的两个小女孩,两个人的手臂都有残疾,但两个人用相互配对的方式参加了双打比赛,这甚至让我有一种在欣赏‘断臂维纳斯’的崇高敬意。湖南的一位男运动员有着听力障碍,只能靠看裁判的手势才能知道判罚情况,但他在这样艰难的条件下仍然坚持完成了比赛。天津队有一位姓臧的女士,曾经双膝都十字韧带断裂,用了两年的时间做康复运动。十字韧带断裂的伤病恢复其实是非常艰辛的,但这位女士通过两年的时间,从卧床半年到慢慢能行走,终于能够重新回到了赛场,又通过‘我要上全运’的选拔来到了全运会的赛场。其实参加C组的比赛的很多中老年运动员,他们中很多人由于年龄原因,都有一定的伤病,如此密集的赛程对他们的体能是一个极大的挑战,随着比赛的逐日进行,这种影响也会越来越大,但很多人都咬牙坚持了过来。我常常在想,是一种什么样的精神支撑他们坚持下去?从这些人身上,我感受到了一个人对一项体育运动的挚爱,对一项自己所深爱事物的挚爱。这些人都不是专业运动员,他们都有自己的本职工作,但我觉得,能够在一项运动中表现出如此的坚忍不拔,也必定能够在本职工作中持之以恒,真的应该向他们致敬。”

孙钢继续向记者介绍了东道主天津业余羽毛球队的备战情况:“天津队一共有19名选手报名13个项目,他们都是经过‘我要上全运’比赛的层层选拔脱颖而出,又经历了集训过程中的对抗选拔。在这个漫长的过程中,每个队员都克服了伤病、家庭事务、工作事务等困难。天津队中的一名女运动员才只有13岁,而另一名女运动员还是一名18岁的高三学生。在我们集训期间,许多本身有工作的队员还要在每天下午三点半集训结束后返回单位,完成自己的本职工作。可以说,这19个人能够站在这个决赛赛场,就已经是一种胜利。我相信,来自其他省份的运动员们也是如此。我对这些业余的运动员们都有着极大的敬意。我觉得,这种坚持,才是体育最大的魅力。”

孙钢还说到,许多现场的热情观众也让他感动:“在平时的职业体育比赛中,场边观众可能是来看明星、看竞技技术,但这样的比赛中,大多数观众们是以一种‘来看场上的亲朋好友比赛’的态度观赛的,因此也格外热情。我本人是乒超联赛天津赛区的现场主持人,我经常会在引导观众们时说,爱你喜爱的运动员,理所当然地要先爱上他所从事的这项体育运动,如果连这项运动的打法和观赛礼仪都不甚了解,又怎么能说是爱这名运动员呢。我觉得,如果我们的群众项目、我们的全运盛会能够让更多的观众更深入地了解某项运动,甚至是拿起球和球拍去进行这项运动,才是一种最大的收获。”

记者在现场看到,比赛场馆门口还有“媒体可领煎饼”等字样,谈到这里,孙钢笑着介绍道:“为了办好这次比赛,我们主办方也开动了脑筋,希望搞成一个全国各地羽毛球爱好者的大聚会。在8月29日下午,我们在场馆里组织安排了一场文艺演出,聘请了相声俱乐部的知名演员和空竹协会、花剑协会的人前来表演。许多练习空竹的老先生们听说是给全运会做表演服务,立刻表示一定要来,而且一定要免费前来。

为了让运动员们享受快乐,主办方可说是颇费心思:“我们还把煎饼果子这一天津特色小吃引入到了场馆内,让来自各地的运动员和观众品尝,感受天津的饮食文化,也感受天津人民欢迎八方来客的诚挚态度。昨天,很多外地运动员还不知道煎饼果子为何物,而今天很多运动员还‘发誓’说不吃早餐了,要来场馆‘摊一套煎饼果子’!我觉得这个氛围是非常美妙的,正所谓‘欢聚全运、乐惠全民’,我想我们做到了让大家乐在其中。”

谈及自己本人对群众羽毛球赛、对天津全运会的付出,孙钢自豪地表示:“我们的志愿者并非组委会统一调配,而是自己聘请、招纳的。我想很骄傲地说,我的儿子现在就在场地里,就是现场的志愿者之一。我的爱人是小学教师,暑期援藏归来后,也在我们场馆义务服务了几天。全家做到了为全运会出力添彩,我感到极其骄傲自豪。”

孙钢还说到了自己下一步的计划:“全运会比赛结束后,我有计划和我爱人一起去西藏的小学援助,已经定好了行程。我自费买了500多元的全运会特许产品,想要带到西藏去,给我爱人所援助的西藏小学生们带去作为纪念,我觉得这是挺有意义的一件事。我的朋友们有时开玩笑说,我都可以做全运会的形象大使了。”

“本届全运会第一次开设群众比赛项目,确实可说是中国体育改革的伟大践行,也是由‘金牌战略’向‘全民健身’战略转型的一个重要举措。本次群众羽毛球比赛的筹备和比赛过程也得到了许多领导、媒体以及社会各界人士的关注和支持。祝愿全运会群众羽毛球项目圆满成功,也祝愿我们国家的体育事业发展得越来越好。”孙钢说道。

(责编:体育实习、胡雪蓉)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