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新模式释放多元活力(体坛观澜)

——关于全民健身时代命题的思考之三

晨 曦

2017年05月02日05:35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大众的健身意识已被唤醒,未来,全民健身还要在“群众”二字上多下功夫。从“政府抓”向“社会办”延伸扩展,充分激活释放群众中的内生动力

  

  今年的天津全运会将设立19个群众性项目,共有154块金牌授予来自大众的体育爱好者。龙舟、柔力球等基层开展活跃的群众体育项目登堂入室,进入全运赛场,本身就是对近几届全运会执行奥运战略的一次重新认识和扩展。由此也释放出强烈信号:竞技体育和群众健身泾渭分明的边界正逐渐模糊,体育的多元社会功能正在逐渐被开掘、丰富,展现其应有的光彩。

  全运会的改革,旨在让普通百姓参与体育有更多获得感,产生的积极影响也一定会超越全运会的赛场,真正体现出全运会在体育事业发展中的“龙头作用”,引领体育改革不断深化。

  同时也应该看到,在全民健身的宏大舞台上,过往政府唱“独角戏”的模式也正在改变。以什么样的方式满足广大人民群众不断升级和多样化的健身需求,正是当下最要紧的现实课题之一。如今,大众健身的人群和形式不断细化,小众健身圈正在形成,由此产生的各种需求也更趋旺盛和多元。以新的模式,充分动员政府、社会、企业等多方力量来应对如此生机盎然的全民健身热潮,正在各地不断破题。

  全民健身要立足公益,拥抱市场。如今,越来越多兴起于民间的健身俱乐部、体育文化场馆、健身中介机构、赛事运作公司构成了活跃的社会体育因子。政府部门应该放下身段、降低门槛,向社会和市场开放更多体育资源,进一步激发民间资本投资体育的活力。在全民健身的舞台上,充分发挥市场机制,通过差异化、多样化的发展和市场竞争,向全社会提供各具特色的服务,健身人群多样化、多层次的健身需求才可能更好被满足。

  全民健身要将根基扎向校园。校园是体育设施和场地的“富矿”,此前却没有得到充分利用。与此同时,学生身体素质虽然有止跌的迹象,整体形势依然不容乐观。体育部门要遵循“大健康”“大体育”的理念,带着教练、带着经费、带着项目主动进入校园,推动学校体育开展,让学生至少掌握一门终身受益的体育运动项目,从而带动学生体质素质提高。与此同时,教育部门也要敞开大门,因地制宜开放体育设施,让校园成为全民健身的新基地。

  全民健身要以服务群众为根本。大众的健身意识已被唤醒,未来,全民健身还要在“群众”二字上多下功夫。从“政府抓”向“社会办”延伸扩展,充分激活释放群众的内生动力。全民健身呈现出的图景,也必将比过往更加鲜活生动。


  《 人民日报 》( 2017年05月02日 15 版)

(责编:刘军涛)

关于我们

  • 人民体育微博
  • 微信公众号
  •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