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赛“船”想高,商业“水”得涨(体坛观澜)

程聚新

2016年07月13日07:12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职业联赛,很重要的一个环节就是商业运作。在中国体育产业大发展的背景下,中职篮应好好思考如何开发自身的商业价值

这个夏天,NBA(美国男篮职业联赛)工资帽从7000万美元骤升至9400万美元,奢侈税更高达1.13亿美元,球队可用于球员工资开支的预算大涨,也催生了一批总价超过1亿美元的大合同。

惊呼之余,国内有人忧思:NBA涨薪,会不会让CBA(中国男篮职业联赛)引进外援遭遇尴尬?

这种担忧不无道理:CBA引进外援,面对的是全球市场,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是在与NBA“抢人”。此前CBA优势就在于赛季短、工资高;而今NBA“狂撒钞票”,很可能导致CBA目标外援的身价上涨。

但换个角度看,NBA“烧钱”,CBA“跟风”既不现实,也没必要。

NBA之所以“不差钱”,是因为劳资合同规定,联盟收入的五成用于支付球员工资。NBA下赛季将开启9年240亿美元的新转播合同。而“没卖上价”的CBA已经连年爆出俱乐部亏损,跟风“烧钱”显然不是最优选择。CBA引进外援时,完全可以将目光投向尚欠开发的欧洲篮坛、物美价廉的亚洲篮坛。

勿忘初衷,方得始终。CBA引进高水平外援,其积极意义在于提升联赛竞技水平,也给国内球员以更高的挑战,但如果联赛收入水准无法提高、“洋炮洋枪”当家的格局难以改变,跟风“烧钱”难免有“人傻钱多”之嫌。

其实,职业联赛,很重要的一个环节就是商业运作。在中国体育产业大时代大发展的当下,对比国外NBA9年240亿美元的新转播合同、国内中超联赛5年80亿元的版权费用,CBA如何开发自身的商业价值,当是更值得思考的问题。

《 人民日报 》( 2016年07月13日 23 版)

(责编:温静、杨磊)

关于我们

  • 人民体育微博
  • 微信公众号
  •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