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体育>>全民健身

惠全民、促健康、筑强国 中国体育迈入全民健身时代

杨乔栋 杨磊
2017年08月08日16:42 | 来源:人民网-体育频道
小字号

(魏秋月高举第十三届全运会火炬)

2017年8月8日,第九个全国“全民健身日”如期而至。

作为中国后奥运时代最具代表性的体育节日,全面健身日最初是为纪念北京奥运会成功举办、满足人民群众体育需求而设立。随着时间的推移,尤其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的体育事业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关心体育工作,亲自谋划推动体育事业改革发展,将全民健身上升为国家战略,广泛开展全民健身运动,推动全民健身和全民健康深度融合。当全民健身、健康中国的观念愈发深入人心,全民健身日的容貌换了新颜,时代也赋予了它全新的意义。

在第十三届全运会开幕前夕,第九个全民健身日秉承“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助力落实全民健身国家战略、倡导文明健康生活方式、促进全民健身与全民健康深度融合、筑造健康中国,志在为建设体育强国添砖加瓦。

(上海市民体验科学健身指导)

惠全民

全民健身彰显体育为民服务

体育为谁服务?在新中国体育事业刚刚起步的时代,为了让中国体育快速走上世界的舞台,体育工作将重心全部集中在了竞技体育上,培养了一批高水平运动员,中国乒乓球、中国女排成了那个时代每一个国人的情结和骄傲。而北京奥运会的成功举办不仅让世界看到了一个今非昔比的中国,更是将中国竞技体育推向了巅峰,而且也将埋藏在国民内心深处已久的体育之火完全点燃。也正是从那时起,中国体育开启了对体育该为谁服务以及如何服务的全新探索。

在中央全面深化改革的大浪潮下,习总书记提出“让人民群众有更多获得感”,道出了百姓心声;今年年初,在全国两会期间,国家体育总局局长苟仲文在“部长通道”上表示,大力支持群众性的体育活动,增加百姓在体育事业发展中的获得感;今年四月,19项群众体育赛事被正式新增入第十三届全运会,旨在激发百姓积极参加体育健身活动和赛事的热情,增加普通百姓的参与度和获得感。体育“以人为本”,“为人民服务”的观念逐步回归,且深入人心。

前不久,全运会群众赛事率先拉开了十三运的大幕,也为全面深化体育改革、贯彻落实“全运惠民 健康中国”开了一个好头。无论是老百姓喜闻乐见的马拉松,还是“久别重逢”的棋牌、航空、航海模型,或是新兴时尚的轮滑、攀岩,每个项目都镌刻着利民惠民的烙印,突显出了体育为民服务的功能,老百姓既强身健体,又乐在其中。

如此背景下,今年的全民健身日备受关注。近日,国家体育总局在2017全民健身日通气会上表示,2017年8月8日前后,在全国范围内掀起大规模的全民健身高潮,活动内容基本覆盖了各类运动项目,以拥有较好群众基础的乒乓球、羽毛球、篮球、排球和足球等项目为主,同时辅以广场舞、气功、太极拳健步走和登山等活动。

8月8日,天津,第十三届全运会火炬传递接力正式开跑,同时也标志着天津全民健身系列活动的大幕开启;北京,第八届全民健身夏日广场在鸟巢前揭幕,千余名精神矍铄的老人通过不同体育活动展示了运动给他们带来的健康和活力;上海,复兴公园里人头攒动,运动康复、运动营养等方面的专家团队,为市民带来科学健身指导;黑龙江,为突出“三亿人上冰雪”主题,结合仿真冰雪技术,开展系列冰雪主题活动;浙江衢州等地则开展了由参加全运会和浙江省体育大会获奖运动员进行的跑步、健身气功、太极拳、拔河、攀岩等展示活动,同时配套开展国民体质检测活动;陕西黄陵等地举办了以群众登山为主要内容的全民健身活动,全国各地不同层次、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全民健身活动形成有效联动,共庆全面健身日。

当全民健身日将体育为人民服务的功能最大化,全民健身日也就真正成为了全国人民的节日。“体育惠民”不再是一句口号,而是激发老百姓积极参加体育健身活动、共享体育改革发展成果的动力源泉。

(宁夏不同年龄的学生参与阳光体育大会)

促健康

全民健身强化体育个体功能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没有全民健康,就没有全面小康”。“要把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以普及健康生活、优化健康服务、完善健康保障、建设健康环境、发展健康产业为重点,加快推进健康中国建设,努力全方位、全周期保障人民健康,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打下坚实健康基础。” 2015年,中共十八届五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首次提出“健康中国”国家战略,尤其是提出了“发展体育事业,推广全民健身,增强人民体质”的18字方针。

与此同时,随着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我国的经济实现了又好又快的发展,国民的物质生活水平取得了质的飞跃。物质生活水平的丰盈,生活条件的改善,老百姓对健康的需求不断提升。

据报告显示,当一个国家的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到2500美元,民众将对体育健身有所需求;达到5000美元时,健身休闲消费需求明显上升;达到8000美元时,体育健身将成为国民经济支柱产业。以狂热的马拉松现象为例。据统计,2011年,在中国田径协会注册备案的马拉松及相关路跑赛事只有22场, 2016年,国内仅注册在案的路跑赛事猛增到328场,比赛城市涵盖全国3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133个城市,却依然无法满足民众日益增长的跑步需求。有业内人士估计,2017年全国路跑赛事有望超过600场,参赛人数有望突破500万。目前,我国人均GDP已经突破8000美元,体育健身消费时代悄然来临。

不可否认, 我国自1995年开展全民健身计划以来,取得了显著的成果。值得一提的是,“8·8全民健身日”的确立,无疑加速了全民健身活动的蒸蒸日上。经过多年的积累和沉淀,全民健身的参与度、目的性显著提升,运动方式较之以往也更加丰富多彩,通过全民健身日的平台,老百姓获得了健康,体育的价值也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当前,全民健身日活动强调“以人民为中心,以人民健康为目标”,把全民健身与全民健康深度融合,通过开展丰富的全民健身活动,吸引更多的群众参与到体育锻炼中来。另外,体医融合的新形势下,关于体育、医疗、健康三者的讨论更是不绝于耳。对于民众而言,在“花钱去医院”和“自觉去锻炼”之间,大多数人毫不犹豫选择后者。据了解,在今年全民健身日活动期间,上海举办体医结合的主题活动,旨在让市民学会一项运动,逐步养成科学健身、健康生活的良好习惯。

(全国老年体育健身主题示范活动在池州开幕)

筑强国

全民健身夯实国家体育目标

群众体育是体育强国建设的根本,离开了根本,体育强国无从谈起。如果说第十三届全运会将群众赛事纳入其中,昭示着国家深化体育改革的决心。那么,保持全民健身日的优良传统,并将其发扬光大,不断扩大群众基础则是建设体育强国的必经之路。

2016年,国务院印发《全民健身计划(2016—2020年)》(以下简称《计划》),首次提出“实施全民健身计划是国家的重要发展战略”。同时,《计划》还提出“到2020年,体育消费总规模达到1.5万亿元,全民健身成为促进体育产业发展、拉动内需和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的动力源”。对此,国家体育总局群众体育司司长刘国永表示,全民健身已经超越简单的强身健体,而是与经济、教育、文化、养老等事业相融合,形成了互促共进的发展格局。

今年,全民健身日活动充分考虑各地区、各民族、各人群参与活动的需求,有示范活动的“点”、各运动项目管理中心活动的“线”以及各省区市活动的“面”,形成点线面结合,全国联动。经初步统计,今年参与全面健身活动的群众预计超过9000万人次。

全民健身参与基数的不断增长,势必带动体育产业的蓬勃发展。刘国永还强调,体育产业要实现大发展,关键在全民健身。可以预见,在“全民健身”、“健康中国”等国家战略的政策引领下,体育改革将得到进一步深化,而作为全民健身风向标的全民健身日活动,将极大刺激健身休闲、体育培训、体育场馆运营、体育赛事服务、体育用品制造等,为体育产业和体育消费注入强大活力。

此外,全民健身活动的广泛开展和群众体育的稳步提升也必将“反哺”竞技体育,对拓展夯实竞技体育的项目基础和人才基础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目前正在伦敦举行的2017年田径世锦赛中,大众马拉松选手刘庆红代表国家出战,以2小时52分21秒完赛、在92名参赛选手中位列第65名,完成中国大众选手代表国家出战田径世锦赛的首秀,这便是一个鲜活的范例。与此同时,在全民健身浪潮的推动下,国民体质将大幅提高,国家形象和国民形象也将得到进一步提升,这也是体育强国所必需的。

总之,在体育大国迈向体育强国的征程中,全民参与、全民健身是实现健康中国的根本保障。全民健身日的设立,其目的是为了引导群众体育新思路、展示全民运动新成果,普及全民健康新理念。 当“金牌至上”的传统体育观逐渐被全民参与的健身浪潮淹没,变举国体制为全民健身,以个人的兴趣爱好而不是奖牌奖金来激发运动的热情,才是对奥运精神最好的发扬,才是实现体育强国梦的根本保障。

(责编:杨磊、张帆)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