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體育>>全民健身>>健身知識

從“五禽戲”到“降龍十八掌”(圖)

彭永強

2013年08月22日18:56    來源:北京晚報    手機看新聞
原標題:從“五禽戲”到“降龍十八掌”

  禽獸是人類的導師。這話聽起來似乎有點兒別扭,可事實上確實如此。當然,這裡所說的禽獸是原始意義上的禽獸,與那些毀壞禽獸之名的衣冠禽獸無關。

  “五禽戲”就是一個人類以禽獸為師的極好的例子。

  中國歷史上,最早記載“五禽戲”的書籍是《后漢書》與《三國志》,南北朝時期陶弘景的《養性延命錄》也有提及。所謂“五禽戲”,就是人類模仿五種動物而編排的一種用來鍛煉身體的健身方法,這裡所說的“五禽”,是指虎、鹿、熊、猿、鳥。

  據傳“五禽戲”跟神醫華佗淵源很深,有人說,“五禽戲”是由華佗創制,也有人說,是由華佗在古人的基礎上整理而得,不論哪種說法,都有華佗之功。

  華佗的弟子吳普,原本是一個肩不能擔,手不能提,弱不禁風,嬌喘吁吁的富家少爺,常常因病備受折磨。后來,吳普師從華佗,練習“五禽戲”之后,不僅醫術高超,救治眾生,而且身體逆襲,一改往日,最后,活到高壽百歲,依然耳不聾,眼不花,發不白、齒不落。吳普在自己修煉之時,還把“五禽戲”傳授別人,學會“五禽戲”之人,大多體健身強。

  作為一種養生保健的健身體操,“五禽戲” 外動內靜,動中求靜,動靜俱備,有剛有柔,剛柔相濟,不僅使人體的肌肉和關節得以舒展,而且能有效提高心肺功能,改善心肌供氧量,提高心肌排血力,促進組織器官正常運行。其實,從東漢末到如今,歷經了將近兩千年的光陰,“五禽戲”依然經久不衰,訓練者眾,養生保健的效果不言而喻。

  “五禽戲”不僅在健身方面有奇效,而且,對后世的導引、八段錦,乃至氣功,尤其是武術都有著不小的影響。如今,我們仍然可以從諸多的武術招數中,尋找“五禽戲”的影子,譬如黑虎掏心、白鶴晾翅、金雞獨立、猴子摘桃、鷂子翻身等等。

(責編:張帆、胡雪蓉)

相關專題


社區登錄
用戶名: 立即注冊
密  碼: 找回密碼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