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體育>>人民足球

校園足球熱火朝天 職業女足卻很冷

宗倩倩 高華生
2019年06月28日08:30 | 來源:錢江晚報
小字號
原標題:校園足球熱火朝天,職業女足卻很冷

  校園足球熱火朝天,職業女足卻很冷

  問題出在哪?中國足球始終沒有打通銜接那條路

  昨天,結束法國女足世界杯征程的中國女足姑娘們回國了。對於女足,球迷們始終寬容以待,不少球迷都去機場接機,主教練賈秀全也受到了追捧。

  但冷靜思考,中國女足面臨的問題嚴峻且復雜。隨著歐美國家女足的崛起,中國女足的未來究竟在哪裡?這或許要從已經在男足時被講爛的青訓和校園足球說開去。

  前女足國腳趙燕說,現在的職業女足困難重重,一支省職業隊還要練基本功,國家隊沒人可挑,也沒得挑。

  一直熱心推廣校園足球的杭州市西溪實驗學校卻遍用各種招數,搞定家長,正在讓更多學生回到球場。

  職業女足很冷,但校園足球也可以熱火朝天,兩者本應該有序銜接,但問題是我們一直沒打通那條路。

  前女足國腳趙燕:

  國家隊其實也無人可挑

  杭州籍前女足國腳趙燕,是1998年亞運會的奪冠功臣、也參加過2003年女足世界杯,那是鏗鏘玫瑰最好的時候。

  趙燕回憶道,歐美女足曾經隻有身體和力量,尚能抵抗,但是如今,她們的技術也提高了。“中國隊還是沒找到自己的特點,日本女足雖然被淘汰了,但她們走的路是對的,她們的傳球准確性和時機,她們的配合合理性,都做得很好,亞洲球隊就要堅持自己技術特點,跟歐美球員比身體,比不過的。”

  而這種特點的形成,是建立在球員有扎實基本功的基礎之上。在日本,踢球的女孩子有合理的發展渠道,小學聯賽、初高中聯賽、大學聯賽,一路踢出來﹔在歐洲,她們有先進的足球理念,家長花錢讓孩子去學校和培訓機構掌握足球技能。這都能保証女孩子從小接受正規的足球訓練,再逐漸形成完整的金字塔。

  而在中國,原本應該是校園足球到體校,再到省隊,再到國家隊的這條路並不順暢。一方面,青訓體系的不完善導致人才無法正常輸送﹔另一方面,青訓質量的不完善導致人才浪費。最終的結果就是,如果金字塔底都不穩固,那麼塔尖——國家隊,自然也就無人可用。

  趙燕認為,“目前女足國家隊內有特點的球員太少了,想要成績,也是為難她們。”而記者此前採訪浙江省女足(女甲球隊)時,主教練高榮明也提到,女足足球底子差,所以要做大量的基礎訓練。

  一支省職業隊,竟然還要練習基本功,這不僅在男足領域,即使在歐洲女足球隊中,都不可想象。趙燕很看好法國隊,因為她們的職業聯賽做得太好了。裡昂女足已經6次捧起歐冠冠軍,王霜效力的巴黎聖日耳曼也是一支法甲勁旅。“歐冠比世界杯強多了,她們國家隊的主教練可以從大批球員中挑選一支國家隊,而我們,沒得挑。”

  從青訓到職業聯賽,再到國家隊,中國女足在發展道路上面臨的問題甚至比男足更嚴峻。而中國足協的新政——申請中超聯賽准入資格的俱樂部均應擁有一支女足隊伍,給困境中的女足帶去了一絲希望。但新政還未實施,是否真能得到良性發展依然存疑。

  杭州西溪實驗學校校長林芳:

  女足發展的秘訣是搞定家長

  杭州市西溪實驗學校近幾年是杭州市校園足球的一匹黑馬。

  2016年他們獲得杭州市市長杯足球賽女子組第四名,2017年、2018年連續兩次獲得西湖區女足冠軍,優勝者杯女子組冠軍。剛剛結束的2018年杭州市“市長杯”校園足球聯賽西溪實驗學校女足獲得了第三名。還成為了西湖區女子足球訓練依托單位。

  作為一個並沒有太多校園足球基礎的學校,杭州市西溪實驗學校女足為什麼發展這麼快?

  “搞校園足球,基礎建設很重要,但關鍵還是人。”校長林芳告訴記者,要讓越來越多的學生回到球場,更重要的是消除家長的后顧之憂。

  “周教練,訓練那麼遲,孩子回來作業完成不了怎麼辦?”這是當初西溪實驗學校女足學生家長問得最多的問題,當時西溪女足每周開展四次訓練。面對家長的困惑和要求,學校做了一個決定——開設學習室,下午3點放學以后,孩子們先進入學習室自習、完成回家作業。

  每次放學后的足球訓練課,體育教研組組長周紹偉老師在訓練前讓學生先用30分鐘做回家作業,那樣,即使個別隊員沒完成全部的作業,回家后也不用再花太多的時間。

  遇到外出比賽交流,班主任和學科老師利用午自修和下班時間對隊員進行補課和輔導﹔教練員經常和班主任、學科教師保持溝通,及時了解隊員在學習上的變化﹔球隊有明確隊規:成績下降要停訓。

  這樣努力做到學習踢球兩不誤,許多隊員在年級學科競賽中經常能獲得一等獎的好成績,家長的后顧之憂自然就減少了。

  此外,林芳說,學校2016年起在胥惠平副校長的籌劃下,組建了學校家長足球隊,不管會不會踢球,隻要願意踢都可以加入。家長足球隊讓家長深深地體會到足球鍛煉價值和育人功能,更加支持女兒參加足球訓練,也使這些家長成為學校推進足球工作的堅強后盾。

  家長自己喜歡踢球了,對孩子踢球支持力度自然就更高了。林芳告訴本報記者,在推廣校園足球這幾年,她也有一些感悟:如果踢球的孩子有更寬的升學通道,那麼校園足球在學校的發展會更加順利。

(責編:歐興榮、楊磊)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