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體育>>《中國體育報》

索契冬奧會冠軍張虹不斷延伸的人生之梯

2018年11月21日08:37 | 來源:中國體育報
小字號
原標題:索契冬奧會冠軍張虹不斷延伸的人生之梯

  身高不合適的短道速滑運動員、20歲轉項的速滑運動員、冬奧冠軍、申冬奧大使、國際奧委會運動員委員會委員……這些外界所認知的標簽,彰顯著張虹走過的人生之梯波折不斷,卻最終踏上頂峰。在取得競技場上的突破性成績后,這個倔強的東北女孩子又開始了一段新的人生旅程。

  在迷茫中轉項

  張虹1988年出生於黑龍江哈爾濱,由於身體較弱,7歲時父母便帶著她在樓下公園裡的一家滑冰場報了名。“小時候,只是單純地覺得能在學校之外,還有小伙伴一起訓練一起玩是一件非常有趣的事,並沒有以后要拿冠軍的念頭。”張虹說。滑冰帶給她的是純粹的快樂,很快她的天賦顯現,在全國青少年短道速滑比賽中保持在前八名。12歲她被選入專業隊,身邊都是十五六歲的大孩子。隨后的8年,張虹雖拿到短道速滑全國冠軍,但代表中國隊參加世界大賽的願望始終沒能實現。

  張虹的運動生涯很快迎來了轉折,2007年備戰十一冬時,新聘的韓國教練要求她減肥,隨之而來的還有急劇增加的訓練量。一個月內張虹瘦了20斤,但成績卻不見起色,“練得有心無力,滑什麼都跟不上。”隨后張虹到醫院檢查,12項生理指標8項低於正常人,這樣的身體,正常生活都有影響,更遑論當一名運動員。

  退役還是轉項?支離破碎的身體發出休息的呼喊,但心卻不服輸。最終,張虹選擇跟著速滑隊的教練馮慶波練習大道速滑。“當時身體有一定損傷,內分泌失調,我用了3年時間才恢復正常。”張虹回憶道。如今跨界跨項已成為趨勢,作為早一批的跨項運動員,張虹樂於分享她的經驗和體會給同樣有夢想的運動員。“我從心底特別想幫助這些運動員,因為跨界跨項並不那麼簡單,也不容易,放下之前的所有,然后去接受新的訓練規則、新的器材、新的教練、新的團隊和新的比賽方式。”

  冬奧會上一鳴驚人

  轉項練習速滑6年后,已經25歲的張虹站上了索契冬奧會1000米的賽場。賽前她並不被看好,最后一組出場的韓國名將李相花才是萬眾矚目的焦點。“奧運會前,沒人關注我。”張虹說。但競技體育用實力說話,首次參加冬奧會的張虹滑出1分14.02秒的成績。“自己滑完等待后10組比賽的時候,心臟簡直快蹦出來了,手一會出汗一會冷的。”最后一組出發的選手沒能超過張虹的速度,中國速度滑冰的第一塊金牌誕生了。張虹身披國旗的倩影被無數攝影師留下,多年的辛苦一朝回報,張虹想的卻是“教練昨天過生日,我要把金牌當做他的生日禮物”。

  冬奧冠軍帶來的不只是榮譽,更是責任。張虹非常清楚這一點,“無論什麼體育項目都需要有優秀運動員作為榜樣帶領。優秀運動員通過比賽可以讓年輕的運動員有一個目標,優秀運動員的經歷也是一種導航,讓他們向著這個目標去前進。”

  新身份新責任

  帶著索契冬奧會冠軍光環的張虹迎來了新的責任,2015年2月,姚明、申雪、趙宏博、張虹、李妮娜和侯斌6位著名運動員成為北京申冬奧形象大使。作為當時唯一的現役運動員,訓練、比賽不能落下,申奧工作必須兼顧,“那時候坐飛機像坐出租車一樣頻繁。”張虹說。

  2015年6月,張虹隨中國代表團抵達瑞士洛桑,這是她第一次來到“奧林匹克之城”。陳述交流活動非常成功,即便是在緊張的活動期間,張虹也不敢懈怠日常的體能訓練,“因為我們的訓練周期性非常強,休息一段時間再回去特別容易受傷,在洛桑的一個多星期,我每天早晨或者晚上都要去健身房跑步和練力量,希望回國之后跟夠跟上隊裡的訓練。”張虹在當時的採訪中這樣說道。

  “申奧大使這不是一個稱號,而是一份工作,作為大使中唯一的現役運動員,我那時剛結束了一個賽季比賽。申奧不像是速滑比賽,比賽是一個人站在賽場,而申奧是一群人用許多努力。”三年后,張虹回憶起那段難忘的申奧時光,感嘆道,“那時候雖然很忙,有時候一周要飛5至6次,但是我的成績並沒有落下,反而在500米項目中達到了自己的巔峰。不過在北京成功申辦冬奧會的那一刻,我所有的疲憊都被興奮所掩埋。”申奧成功了,申奧大使的職責已經完成,張虹要去履行自己的另一個身份職責了。

  新周期新開始

  “很多人說你已經拿到金牌了,為什麼還要跟自己的身體過不去,但是我覺得自己已經二十幾年的運動生涯,沒有任何理由要放棄。”平昌冬奧會前,面對外界的質疑,張虹這樣回答。

  1分15.67秒,名列第11位,這是張虹1000米的答卷﹔38.39秒,第15位,這是張虹500米的成績。備戰平昌冬奧會的前一年,張虹飽受傷病折磨,膝關節的積液使她每一個動作都困難重重,但她所詮釋的中國健兒的奧運精神卻不因此失色。“我覺得我必須要站在賽場上,無論我最后能拿到第幾名,成為一名奧運選手,就要戰勝自己。無論以后有沒有機會再站到賽場上,我都覺得我的運動生涯可以畫上一個圓滿的句號了。”

  古人說三十而立,張虹在30歲開始了新的工作與生活。2月22日落選運動員委員會委員,但柳暗花明又一村,大楊揚的任職到期和巴赫的提名使得她有了新的機會,在國際奧委會委員的表決通過后,張虹得以入選。隨之而來的是冬奧會進入北京周期,新的周期中身份再起轉變的張虹也有了新的開始。

  “除了國際工作和國際活動之外,我的大部分時間都用來學英語,然后用一些時間回學校讀博士。我現在在讀東北師大的博士,在學校期間也會有一部分時間用來學英語,然后與我的老師和同學去探討所有體育相關的研究話題。”時間已不再是張虹的對手,她認為雖然時間是緊迫的,但是心態更重要。一步一步,回望過去,張虹的人生之梯已延伸到以前從未想到的高度,未來又將延伸到何處呢?(轉自11月21日《中國體育報》01版)

(責編:趙欣悅、楊磊)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