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名體育老師的自述

我是一名體育老師。我很自豪我是一名體育老師。
什麼是體育老師,就是向學生傳授體育知識、技術與技能,有效地發展學生身體,增強其體質,培養其道德意志品質。在我心中,體育課就應該是孩子們最開心的課堂,他們不僅能獲得身體上的鍛煉,還應該獲得精神上的愉悅,體育老師本應該就是和學生“打成一片”的“孩子王”。
我剛當體育老師那會,強調的是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各級中小學裡,體育課也非常受歡迎,學生參與體育活動的積極性很高。那時候的我,也非常熱愛這份工作,很自豪,積極性也很高,雖然很忙碌,但看到學生們在我的課上學到了體育知識,得到了身體和精神意志的雙重磨煉,特別是他們臉上洋溢的快樂笑容時,我感到特別的滿足。
后來,情況似乎變了,學生的學習壓力越來越大,課業也越來越多。相比語數外等主要學科,體育課被認為是可有可無的,學校也開始不自覺地減少體育課的課時,從以前的一周三次減到兩次甚至一次,有時候為了保証學生的學習時間,隨意被擠佔、挪用甚至直接改作其他課程的情況也司空見慣。那時的我,仍然非常熱愛這份工作,但不再忙碌,看著空蕩蕩的操場以及學生們苦著臉,緊張學習的情景,感到說不出的酸楚。
更甚的是,社會上,尤其是來自家長的偏見更是把我推到尷尬的角落。“你數學是體育老師教的嗎”的流行,或許只是一句玩笑話,但卻也無意中反映了對我所從事職業的一種嘲諷與歧視,體育教學在教育格局中“雞肋般”的位置讓我難以從中獲得職業幸福感和滿足感。
再后來,體育被納入了中考必考項目。學生們又重新開始重視體育了,但悲哀的是,更多的是為了應付考試,體育不能再給學生們帶來任何快樂,甚至一說到體育考試,絕大多數學生的第一反應就是又恨又怕。特別是隨著獨生子女的增多,“小皇帝”們愈發嬌生慣養,不愛運動。體育課上,我經常無奈地看到,請假的孩子越來越多,有點小傷小痛就大呼小叫,跑了沒幾步就呼哧帶喘,叫苦連天,小胖子和小眼鏡也越來越多。另一方面,家長也在推波助瀾,本身對於體育就不重視或者不太在意,孩子隻要一叫苦,家長怕累著孩子,傷著孩子,就立刻跟學校反映。
學生們的身體素質正在全面下滑,作為一名體育老師,這真的讓我感到痛心,但卻又隻能眼睜睜看著這一切發生而心有余力不足甚至無能為力。
幸運的是,國家層面對學校體育工作和青少年體質問題越發重視。2016年5月,《國務院辦公廳關於強化學校體育促進學生身心健康全面發展的意見》更是提出確保學生每天鍛煉一小時,開展大課間體育活動,堅持每天出早操等。
學校對於體育也開始重視起來,學生們重新找回了體育對於他們應有的快樂時光,操場上,打籃球的、踢足球的、跑步的、跳操的,歡聲笑語﹔家長也不再對體育有所偏見,認識到了體育對於塑造孩子無論體格還是人格的重要作用,寒暑假裡,火爆的不再只是語數外班,還有擊劍、跆拳道等體育班,看到這一切,我感到非常欣慰,作為一名體育老師的自豪感再次回來了。
前些時候,一則新聞更引起了我的注意:一位來自浙江麗水鬆陽遂昌育才中學的體育老師柳玲帶著全班的同學一起完成了一次半程馬拉鬆,而且她還是全校26個班裡唯一的一名體育老師兼任班主任。而一開始,很多家長聽說是體育老師當班主任,還要給自己的孩子調班,但一年下來,班裡的成績一直很好,每次月考、期中考都是全年級前三。
看到這裡,同樣作為一名體育老師,我可以說與有榮焉。或許,我們體育老師確實教不好數學,但卻能做一個好的班主任。
我為我是一名體育老師而驕傲!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相關新聞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