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乒傳統優勢日漸式微 直拍打法后繼乏人?

如果要評選中國代表團在裡約奧運會上表現最穩定的隊伍,相信很多人會選擇中國乒乓球隊。此戰裡約,國乒連續第三屆奧運會包攬4金,乒壇霸主的地位無人能撼。
但值得注意的是,本屆奧運會國乒陣中唯一的直拍選手許昕,在男團決賽中輸了一盤。直拍打法曾是國乒的傳統優勢,近幾年卻日漸式微、后繼乏人。這不能不讓人產生疑問:直拍打法會被國乒淘汰嗎?
直橫之爭,裡約定調?
很多了解國球的人都還記得,從上世紀50年代起,國乒重點發展直拍技術,造就了容國團、庄則棟、李富榮、徐寅生等大批直拍世界冠軍。直握球拍者多為快攻靈巧型,膠皮性能改進以及弧圈球誕生后,直拍技術也得到了提升。上世紀80年代,歐洲全面推廣橫拍打法,以瓦爾德內爾為代表的橫拍選手憑借正反兩面弧圈球、中遠台相持能力在國際乒壇佔據一席之地。隨后,劉國梁、馬琳、王皓等直拍好手涌現,新技術“直板橫打”也日臻完善,國乒又完成對歐洲男乒的逆襲。
此前7屆奧運會,乒乓球男單冠軍分屬7人,4人為直拍選手,中、韓兩隊各佔其二。2008年奧運會男單決賽由王皓對陣馬琳,堪稱奧運乒乓球史上最精彩的直板對決,結果馬琳笑到了最后。4年后的倫敦奧運會,王皓在決賽中1比4負於張繼科,再度屈居亞軍。
本屆奧運會,張繼科攜手同為橫握球拍的馬龍出戰男單,這是國乒直拍選手首次無緣奧運會單打比賽。最后馬、張二人包攬冠亞軍,而該項目第三至第八名也都是清一色的橫拍選手,“直橫之爭”似乎有了定論。
丟關鍵分,隻因心態?
本屆奧運會男團決賽第二盤,許昕苦戰5局不敵日本名將水谷隼。最終,中國隊以總比分3比1贏球奪冠。也就是說,許昕的輸球是國乒本屆賽事丟掉的唯一一盤。對此,許昕坦承自己關鍵分把握不力,“我在決勝局10比7領先時心態起了變化,被對手連贏5分……”話雖如此,但許昕直拍打法的漏洞也不容忽視。
作為本屆奧運會男單銅牌得主,水谷隼對許昕的左手直板早有研究。許昕擅長正手進攻,反手相對薄弱,水谷隼開場就左右調動許昕,收效不錯。前世界冠軍楊影認為,許昕在直拍打法上欠缺厚度,更多靠正手得分,這成了他被對手主攻的“軟肋”。而水谷隼並非對許昕採取類似戰術的第一人。此前的國際比賽中,馬龍、張繼科、薩姆索洛夫、庄智淵等橫拍好手,均曾利用該套路對付許昕正反手不平衡的“先天缺陷”。
許昕之后,直拍無人?
國乒總教練劉國梁曾表示,培養一名直拍選手,要比培養橫拍選手難度大得多,“因為直拍打法的人實在太少了。”對此,許昕自然深有體會,“直拍打法的反手是致命弱點,漏洞相對會多一些。而近年來國際乒聯頻繁修改規則,比如無機膠水的應用、比賽用球改為塑料球,也都對直拍打法越來越不利。”
受種種因素的影響,國乒直拍打法面臨后繼乏人的尷尬。以中國男乒一隊為例,十余年前全隊尚有七八名直拍選手,如今在王皓和馬琳退役后隻剩許昕一人。親手發掘了許昕的名將曹燕華無奈表示,“直拍打法需要很好的體能和心理素質,訓練也要付出更多艱辛,如果許昕打不出來,可能國乒的直拍打法就后繼無人了。”
實際上,近年來,中國乒協十分重視對直拍打法的保護,出台過“全國團體比賽每隊至少有一名直拍選手”等規定。去年的乒乓球亞青賽上,直拍小將薛飛奪得男單冠軍,也讓人看到了該打法復蘇的希望。國乒二隊主教練劉國正透露,目前隊內還有一些直拍選手,他們也是重點培養對象,“中國乒乓球歷來提倡百花齊放,絕對不能打法單一,全是橫拍。”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相關新聞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