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體育>>綜合
人民網>>體育>>正文

職業牌手僅百余人 中國職業橋牌手知多少

王洋

2015年09月17日08:31  來源:北京日報  手機看新聞

“你會玩橋牌嗎?”

當記者昨天把這個問題隨機拋給北京街道上各個年齡段行色匆匆的路人時,大部分人都用迷茫的眼神加以回應。

“橋牌聽說過,但現在沒什麼人玩了吧!都玩斗地主、雙升和德州(扑克)了……”一位40多歲的中年人在等候公交車時正用手機津津有味地和網絡那一頭不明身份的人“斗”著,不過像他這樣熟悉一點兒橋牌規則的人並不太多。

橋牌熱度已不及以往

橋牌,起源於英國,是一種用英文Bridge(橋)的名字來稱呼扑克牌的玩法,最早出現在17世紀的歐洲宮廷,由一種賭博牌戲演變而來。

在中國,橋牌曾是多位黨和國家領導人的業余愛好,圍棋“棋聖”聶衛平就曾多次陪鄧小平打過橋牌。

不過,隨著網絡時代的到來,更多新鮮、有趣、快節奏的棋牌游戲進入群眾的生活,橋牌這項被譽為“智者的游戲”的智力運動,熱度急劇下降。如今,橋牌牌手這個群體甚至成為不少人眼中的神秘群體。

目前,第三屆全國智力運動會正在山東棗庄進行,橋牌作為智運會的比賽項目共設10塊金牌,來自全國的800余名選手報名參賽。可以說,全國絕大部分橋牌牌手都來棗庄聚齊了。不過,這些參賽選手並非都是職業牌手,很多人都有自己的本職工作,打橋牌隻能算兼職或者“第二職業”。

職業牌手僅百余人

國家體育總局棋牌運動管理中心橋牌部競賽主管王建新告訴記者,與象棋、圍棋和國際象棋等棋類項目不同,橋牌在各地方棋院沒有所謂的“體制內”運動員,因此如果從身份來界定,所有牌手都是“體制外”的非專業選手。

“中國橋牌協會自上世紀90年代就推出了A類俱樂部聯賽,是國內最高水平的橋牌精品賽事,也是靠打牌為生的牌手們參加的最主要的一項賽事。”王建新說,從這16家A類俱樂部的人員構成來看,平均每隊有6到8名牌手,總數也就是百余人可以純靠打橋牌維持生計,他們的年收入平均在10萬元至20萬元之間,最頂尖的牌手可以掙到50萬元。

拿到頂薪的牌手目前都集中在被圈內人稱作“橋牌界恆大”的泛華集團橋牌俱樂部,該俱樂部主席王大德近年來投入巨資,希望打造一支實力超強的隊伍。他還將前國手組合庄則軍、施豪軍引入了俱樂部,加上原有的牌手,泛華的牌手多達10人,是國內首屈一指的橋牌“豪門”。

王建新表示,為了增加牌手們的收入,讓更多人可以成為職業牌手,中橋協每年會組織數十項有獎金的橋牌邀請賽,並通過和贊助商的合作,不斷提高獎金數額,“能讓大家掙得多點兒,才有更多的人打牌。”他說。

大部分人打牌出於熱愛

正在智運會上帶領北京橋牌隊參賽的教練劉杰說,橋牌是一項很有魅力的運動,二三十年前他當牌手時,大家都是兼職的,后來比賽逐漸多起來,又有企業開始贊助俱樂部,才出現了職業牌手。“大部分橋牌比賽是沒有獎金的,也不像圍棋、象棋比賽有對局費,目前除了A類俱樂部的百余位牌手外,其他的牌手還需要另外的工作來保持穩定的收入,所以牌手基本上是出於愛好在堅持打牌。”

“我們俱樂部牌手平均收入每年十幾萬元,如果有好成績有獎金會再高些,這個收入水平在國內屬於中等偏上。”普得俱樂部的李杰告訴記者,國內隻有實力較強的四五家俱樂部能給牌手提供令人滿意的收入。橋牌選手的成熟期一般在35歲左右,運動生涯可持續到五六十歲,如果從全社會40歲左右人群的平均收入來看,職業牌手收入並不高。

李杰直言,現在能支持大家堅持打牌最主要的因素就是對這個項目的熱愛。“我們追求的就是登上領獎台那一刻的激動心情和榮譽感,而且這也是自己喜歡的事業。”

校園牌手后繼有人

近幾年,隨著中橋協和各地方橋協的努力,橋牌運動開始走進校園,中學、大學都有相關課程開展,這為橋牌后繼人才培養探索出一條新路。

剛剛在本屆智運會上拿到橋牌男子雙人賽季軍的就是兩位大學生牌手:21歲的魏宏濟和19歲的孫世昱。小魏和小孫倆人此前都是人大附中的高材生,后來先后考入北京大學。這兩位同學眼中的“學霸”平時不愛玩電腦游戲,對橋牌情有獨鐘。通過6年的磨合,兩人曾在世界橋牌公開賽U20(20歲以下)組的雙人賽及團體賽中斬獲冠軍。

盡管未來並未決定要專心打橋牌,但這兩位小將展現出的實力和對橋牌的興趣,還是讓很多老牌手看到了中國橋牌未來的希望。

(責編:溫靜、楊磊)

我要留言

進入討論區 論壇

注冊/登錄
發言請遵守新聞跟帖服務協議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區登錄
用戶名: 立即注冊
密  碼: 找回密碼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